进入2月中下旬,中国缝制机械零部件行业在实现全面开工后迎来了“小阳春”——随着各骨干整机企业和下游用户逐步复产,装机配套订单和市场缝配订单快速增长并呈现一定延续势头,为零部件企业实现2023年新发展开好了头、起好了步。近期,协会对浙江东阳、宁波、台州等零部件产业集群进行专项调研,详细摸底企业去年发展情况,着重采集企业对今年的发展研判和举措规划,从中深切感受到企业迎难而上、蓄势待发的坚定信心和有的放矢、奋楫再出发的果敢勇气和执行决心。
订单纷至沓来,加班加点迎接“开门红”
自2月中旬起,部分行业骨干整机企业开始启动零部件采购,大量订单的下达,让开工不久的零部件企业迅速进入加班加点状态。与此同时,在下游用户开工带动下,行业零部件领域最大的批发集散地——东阳虎鹿缝配城三百余家商铺也陆续进入接单、打包、发货的忙碌之中。
据不完全统计,除家用机零部件生产企业因市场需求饱和、主要配套整机企业成品库存较高致使年后订单较低;整机机型迭代致使电磁铁等零部件需求量持续减少等个例情况外,本次调研的近60家浙江省零部件企业,均迅速恢复正常生产运营:德鹰、华洋、勇耀、安可信、旺业、博时特、宏都、飞龙等半数以上的企业开始加班加点;鹤林、玉宁、同欣、卡维等近三分之一的企业明确年内增员目标,部分企业在开工后即通过线上线下等形式加快人员招聘,慧捷等企业与职业技术院校及中专合作,探索通过校企直招进行人员补充。
针对2023年零部件整体产销形势,被走访企业普遍持乐观态度,超过九成以上的企业预估年度产值将实现三分之一左右的增长:
德鹰将于上半年完成自购新办公大楼搬迁,全面升级企业形象及实力,并将根据市场需求,适时启动“智能制造+现代化管理体系”的全新厂区投产;
随着东阳新投资厂房建成使用,安可信2023年实现合并产线后,产值预计有望突破2亿元;
华洋以“未来车间”认定授牌为契机,开展企业三十周年系列活动,并明确产值在2023年突破1亿元目标;
勇耀预计在2023年继续投入超千万元,深化ERP+独立开发的管理软件+品管追溯软件的落地应用,配合硬件更新达到更加自动化的人机协同,并冲刺亿元产值;
骏马持续高额投入研发,加强整机协作新品开发、同工序产品承接;同时加速构建自身数字化升级、推行合伙制理念,有望在2023年实现新的突破。
应对有措,转危为机凝练内生动力
2022年,零部件产业加速下行,被很多企业称为“历史以来最差年份”。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同比2021年,被调研的近60家零部件企业,产销下滑均值达35%以上。具体来看,装机配套企业下滑40%以上,缝配市场企业下滑超25%;包缝机、绷缝机企业下滑40%以上,平缝机、特种机、辅助件企业下滑30%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