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采写了数百家中国工厂劳动力短缺的报道,其中问题最为突出的是处于中国出口拉动型经济核心位置的广东和福建两省。
2004年,深圳、北京和上海等地的最低月工资为58美元到74美元。过去3年来,上述地区的最低工资已经上涨了25%。一些跨国企业在中国机构的工人月工资通常在100美元到200美元之间,这一数字目前也在上涨中。
但是,现实的情况似乎比这要复杂得多。在过去100年的工业化进程中,主要集中在纺织和服装加工等低报酬制造行业的就业通常是发展的第一级阶梯。美国、英国和其它富裕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都经历了这一痛苦但不可避免的过程。当低端产业的工资上涨时,生产企业就会寻找价格更加低廉的劳动力。
对于美国而言,这意味着将生产从东北部地区向南部的卡罗莱纳等州转移,继而转移到中国来。中国迅猛地发展成了纺织品市场,这里似乎可以提供无尽的愿意并且能够制造短袖圆领汗衫、胸衣和其它内衣的劳动力,而且价格要比南卡罗莱纳州要低廉得多。简言之,南卡罗莱纳州已经不够贫穷了。
中国沿着纺织品产业这一阶梯上升将会面临其它国家当年同样经历的一些困难的转变。其中最长期的问题是如何面对那些失去工作的人群。
但是,中国工人的工资和福利水平正在提高,中国的发展对诸如柬埔寨、孟加拉和马达加斯加等更加贫困的国家来说是个好兆头。工厂主们可能会抱怨在中国找不到工人,但这意味着他们可以采取一贯的做法:到其它地区去寻找便宜的劳动力。
这一切表明,美国国会试图阻止中国的货物进入美国的观点是何等的错误。中国越是富裕,世界其它国家也会跟着更加富裕。贫苦国家跟着富裕是因为它们将会得到从中国转移过来的工作机会;富裕国家跟着发展是因为中国将会有更多的人终于能够消费得起美国生产的昂贵产品。(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