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中国重要的纺织服装展会,都少不了意大利品牌的身影。作为纺织服装高档品质象征的意大利,在意大利对外贸易委员会(ICE)的成功运作下,其纺织品服装、纺织机械等产品为中国企业消费者所熟知,并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 今年的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CHIC2006),意大利对外贸易委员会(ICE)特别组织了两个意大利国家展团。分别参加男装和女装两期展会。本届参展的意大利男装展团有22家公司,展团面积约760平方米;女装展团有20家公司,展团面积近570平方米。参展的服装包括:男女梭织服装、针织服装、毛皮服装和各种服装辅件,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意大利当今服装领域的产品质量、设计观念及趋势。其展团也是本届展览会规模最大的外商国家展团之一。 在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春夏)博览会(Inter textile)上,意大利国家展团同样是规模最大的外商国家展团之一。42家意大利重要的服装面料生产厂家也在此展示了其产品,参展面积约达700平方米。展出的面料有男女装面料、童装面料以及其他面料。 与中国一样,意大利也是主要的纺织服装出口国之一,2004年, 纺织服装出口额为260多亿欧元,国外的销售代表了意大利纺织服装出口的强大趋势,其服装的销售额66%来自境外销售。而且近年来一直在不断增长,在世界是主要出口国的名单上,意大利无论是纺织还是服装都名列世界第二位。 多年来,意大利的纺织服装产品以其独特的设计风格、高质量的面料和尖端的加工工艺享誉全球。在顶级服装产品领域,意大利规模最大的十家公司几乎控制了全世界20%的服装市场,市值超过了465亿欧元,主要出口市场为美国和日本。 “意大利制造”在纺织服装业的成功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基于意大利的文化和历史之上的纺织服装设计加工体系;另一方面是其先进的机械设备制造业。这两个因素是意大利时尚体系的主角,他们在一些工业区内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富有活力和灵活性的组织形式,这种生产模式把先进的技术和组织方案与极具创造力的传统手工业融合在一起,使其基础产品变化无穷。 近几年来,意大利企业从行业衰退和自由化前景中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它们开始对行业发展战略做出大幅调整,重点加强非价格因素的竞争。大型企业的创新能力,对材料质量的关注,以及其生产工艺特点使其产品品牌在世界各地的商店里处处可见。在特定产品市场范围内,中等规模的企业通常成为世界潮流的领军力量,而小规模企业则专长于一些特殊的生产加工阶段。 意大利对外贸易委员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赖世平介绍,中国是一个新兴的纺织大国,ICE一直在为把意大利时尚引入中国而努力。为了开辟中国市场,在过去的几年里,意大利政府大力支持意中经贸活动,并为此投入了大量资金,其份额已占到政府总促销预算的14% 左右。每年委员会在中国组织大约100多项贸促活动,这些活动包括展览会、代表团、研讨会和洽谈会等。 意大利对中国服装出口量并不算多,但出口额却不断提高。2004年意大利对中国的服装出口额为3530万欧元,比2003年增加了20.4%。2005年1-11月又比2004年同期增加了68%。而中国对意大利纺织品的进口也表现了同样的趋势,2004年意大利对中国出口1.59亿欧元纺织品,2005年1-11月,意对中出口连续增长,同比又上升了24.6%。这意味着中国对高品质的面料服装需求强劲,同时更表明了中国这一市场不可忽视。 除了参加这两个博览会之外,意大利对外贸易委员会还在于3月25日开幕的中国国际时装周上向中国市场和消费者隆重推介意大利著名时装品牌Gattinoni。这也是Gattinoni第一次在“中国国际时装周”上向中国朋友展示春季服装。 意大利Gattinoni时装在世界各地享有盛誉,它是经典、高雅、时尚和品质的标志,是 “罗马”风格(Roman)时装的代表之一。50年来,Gattinoni一直受到影星、皇室女眷和世界各地追求高雅风格的女士们的推崇。它对意大利时尚,甚至世界时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直到今天,该品牌仍然是是意大利时装界的佼佼者。 长期以来,Gattinoni的设计采用意大利的高级丝绸面料, 1985年轻而有天赋的设计师Guillermo Mariotto先生加盟设计工作室,他那具有创造性的才华,使设计室的形象焕然一新。 Guillermo Mariotto先生的创造力不仅仅体现在时装上,而且还表现在其他领域如戏剧、歌剧戏装和航空制服上。他的设计理念在罗马女装和米兰女装的展示会上大放异彩。 本次发布会上,共展示了由Guillermo Mariotto先生亲自设计的100多套最新款式的高级时装与成衣,约1000多名记者、商家和业界人士应邀出席了这次发布会。 意大利对外贸易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促进、支持和发展意大利的国际贸易,为意大利公司提供有关国际市场、关税、金融、税务和保险等方面的信息服务,协助意大利公司和国外企业进行技术和商务交流与合作,组织意大利公司参加国外重要展览会和对国内外技术及商务人员进行培训等。 意大利对外贸易委员会在中国的活动始于中意建交之前的1965年。当时,委员会在北京开设了代表处,随着委员会在中国业务的不断扩大,分别于1986年和1989年在上海和广州先后设立了办事处,1996年和1998年又分别成立了南京办事处和成都办事处。(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