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企业必将不可抗拒地加速进入信息网络时代。企业将建设具有本企业特点的生产过程自动化和管理现代化的信息网络。在现代化企业中,信息管理工作在企业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信息工作,主要是指进行生产经营和执行决策所需要的资料、数据的收集、加工、传递、存储等管理工作。把企业物流的管理提高到对企业信息流的管理来控制企业的运作,并及时提供给领导决策所需的多方面的信息和生产现场实际情况。计算机作为标志高科技、高效率和高水平的使用工具,已经渗透到企业日常工作的许多方面,无论是其自身还是所发挥的作用,都为企业的创新和发展以及创造经济效益,做出了显著的贡献。
企业信息化是一个发展过程,是逐步分阶段实现的,按照不同的阶段,可以对企业信息化的程度进行划分。
一、信息手工采集加工阶段
所谓信息手工采集加工阶段就是企业信息化建设之初,用手工技术对企业的各种数据进行分类和整理。因为企业信息化说到底是对企业信息资源的优化利用和共享,企业的各种技术数据、生产数据、客户资料数据等是信息化的基础。信息化起步阶段只有手工采集和加工这些数据。这可以说是信息化建设的准备工作。
二、部分信息自动处理阶段
所谓部分信息自动处理阶段是指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逐步使信息的手工处理向自动处理转化。利用信息技术对基础领域的信息进行自动处理,一般说来这一过程的信息自动处理是面向生产领域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也可以说是工业自动化阶段。在这个阶段主要是物流信息的自动处理,现在的很多大型软件,比如MRPⅡ(制造资源计划)主要就是生产过程的自动化。
三、关键业务信息处理阶段
企业的关键业务一般来说是财务管理,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也是企业信息化的核心。财务信息化流程不仅简化了原有的流程,极大地提高了效率,而且由于生产中的采购和财务之“墙”被推倒,建立起了采购和财务之间相互制约和监督的机制。
准确的成本核算是财务管理的基础。企业实施了财务管理信息化之后,财务不但能了解销售、采购、库房、生产的全部过程,而且伴随着它们的每一个作业,财务都会有相应的反应,同时都有监控。
四、信息集成处理阶段
所谓的信息集成处理阶段主要说的是企业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三流信息化集成处理,也就是企业的采购、生产、销售、市场、财务、人力资源等等实行完全的信息化运作,使企业本身的内部资源达到充分的共享和最有效的流动,目前很多企业实施的ERP(企业资源计划),就是基于企业内部的集成处理。ERP的实施使企业运作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完全集成,使信息资源让有权限的人充分共享,使企业运作过程受到实时监控,每个作业都会实时地反映,每项控制都会实时地得到结果,每份报表都会实时地生成,使企业数据准确,保证每次作业都是正确的、可量化的。但由于实施ERP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且实施周期长,难度大,使得建设的成功率很低,所以实施ERP之前,一定要认清形势、部署周密、考虑细致,用以提高建设的成功率。
五、全面信息化阶段
当企业内部的信息化建设完成之后,就需要与外部企业的信息资源进行充分共享,相互利用各自的资源。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企业的自我封闭将会自行消亡,只有与自己的上下游企业进行充分的合作以及与所有的企业进行自由的信息共享,才能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目前看好的市场供应链就是面向企业内外的信息共享处理,它可以使企业在最短时间内,以最低的消耗,做出最及时的反应。所以供应链是企业运作的发展方向。也是全面信息化的必经之路。
(文章来源:中国缝制机械协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