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我国纤维加工量已占全球的36%;出口额已占全球纺织品服装贸易额的24%。然而,我国的纺织行业处于全球纺织产业链的低端,目前研发投入仅占销售收入的0.3%,高新技术和高端纺织设备大部分依赖进口。
作为全国最大的轻纺城,有着设备先进的生产基地。目前,我县正紧锣密鼓地实施创新型经济战略:加大科技投入,调动科技创新积极性,促进知识流动,促进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提高全社会创新效率——纺织业的科技创新平台正在形成。
政府:重金整合创新资源
纺织业创新平台的催生,首先来源于政府的力量。政府管理部门在把握科技经济宏观发展大局的前提下,制定了建设目标和建设方向,持续性地为企业提供公共服务。
今年,县委县政府多次强调纺织产业在我县经济中的重要地位,而中国轻纺城又是纺织产业的立业之本。作为中国轻纺城“一二三”市场体系之一的纺织品技术市场,跨出了实质性的一步:具有行业和地域特点的平台建设思路形成,柯北技术市场将于近日奠基,15000平方米的浙江省纺织工业研究院计划于第四季度开始运作。据县科技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为此,省政府将资助2000万元,而该技术市场的硬件设施则由县政府投入,建成后将提供给主体建设单位无偿使用10年。以后,还将逐步提高科研投入在GDP中的比重,计划到2010年科研投入占GDP的1.5%。
县发改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与柯北技术市场的建设同步,我县还在政策上激励企业对科研的投入。今年,我县将技改贴息1000万元,奖励给50个重点项目。县人事局,也为激励人才引进,促进知识流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
“依靠实力和科技优势,确定我县社会和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的优先领域,然后集中优势力量发展优势产业,而不是把所有优势都铺开发展——纺织产业就能做强了。”县经贸局一位负责人如是说。
科技平台:甘做企业的孵化器
作为现代纺织及装备创新平台的主体建设单位的绍兴县轻纺科技中心,拥有600余家会员单位,现有总值8000万元的研发技术服务设施,具有较强的科技开发能力和丰富的服务实践经验。作为平台的主要技术支撑单位,浙江理工大学、浙江大学、绍兴文理学院等均为我县纺企“盟友”。我县打算在整合、利用上述资源的基础上,再通过2亿元的资源投入、建设,让现有科技资源使用效益得到进一步提高。
轻纺科技中心,在平台的建设中表现出更多的责任心和自信心。“任何产业要永远树立其龙头地位,创新体系的建设必不可少。纺织产业的梯度转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想让自己的优势削弱,企业家必须考虑把产业中的精华部分保留下来。中国轻纺城技术市场可以承担起纺织业的创新平台功能,今后这一创新平台会集聚大量的设计、研发人才,通过前沿技术研究开发、引进消化,转化推广实验成果,实现纺织产品创新,培育孵化一大批高新技术纺织企业。同时通过开展各种培训服务,培育更多的技术人才。”轻纺科技中心老总说。
据了解,柯北现代纺织及装备创新平台为企业化运作的非营利性机构,所有的经营所得将用于平台自身的滚动发展。
企业:自主创新面对竞争
从简单的仿制到被动的引进学习,再到学习创新,最后到自力更生,我县的企业一步步走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尝到了自主创新的甜头。
去年,“新中天”累计投入4000多万元,依靠公司下属新中天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与和中合纤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不断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其中4只新产品通过省科技厅鉴定,同时申请专利120多项,为公司赢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裕隆集团,成立了国家级的家纺面料研发中心,还为周边的中小企业提供新产品技术服务,在自身发展的时候,不忘带动周边企业的发展。
去年,全县企业共申请专利400项,同比增长100%,获国家授权专利150项,获省科学技术奖3项、市级科技奖18项。
生产和销售间的研发,已成为一种产业,还被越来越多的轻纺城经营者看好。轻纺城中的不少贸易公司,舍弃纺织产业价值链中的生产加工环节,只取最具价值的产品研发和销售环节,不断推陈出新。浙江缤丽纺织有限公司老总王新生,在产品研发上动足了脑筋:“我们从原料、织造到设计,每一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