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赴河北省保定市容城县社会实践小分队圆满地完成实践调研任务并进行了详细、认真的总结。本次社会实践,小分队采取与县委领导座谈、参观工厂、走访农户、做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
实践小分队在参观工厂,与企业老板的座谈中深刻地感受到完善的引进人才机制决定着企业在激烈的服装企业竞争中占据有力优势。企业老板明确表示:“企业需要人才,企业愿意为大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
容城服装业的兴起与发展,首先带来了对技术和人才的需求,经过十多年发展,绝大部分企业的缝纫设备都已经过了几代更新,有的已拥有电脑绣花机等高精度设备。随着设备的更新换代和生产规模的扩大,企业对裁剪、机修、电工等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为了吸引并留住有限的技术工人,各企业之间展开竞争,不惜多次提高这些人员的薪金。
然而,在这几年引进人才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首先,学习服装、面料、化学工艺、服装加工等专业的大学生日趋减少,还有许多学生毕业以后转行学习服装设计。但是,在实际生产中,特殊专业服装技术人才的需求远远大于服装设计师的需求。其次,许多学管理专业的大学生总是抱着“高不成低不就的心理”,他们不愿意到县城的企业来就业和发展,这也导致了企业人才匮乏。这些问题都阻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得不到根本的解决。
同时,在实践小分队参观工厂的过程中,我们被一组数据震惊。容城县共有服装企业530家,服装加工户1500余家,资产总额达57.5亿元,年生产各类服装2.8亿件(套),完成产值80亿元,占全县GDP比重达到70.1%;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5.3万人,直接出口创汇超亿美元。规模企业105家,销售收入亿元以上企业10家,5000万元以上企业31家,1000万元以上企业63家,省级服装企业集团5家,已经形成龙头企业带动、骨干企业支撑、服装加工户遍地开花的产业格局。
参观最后我们深刻感受到:小小的一个县城却是一个“卧虎藏龙”的地方,我们大学生在就业和发展的问题上应该把眼光放长远,县城、农村、大小企业也是我们大展身手的沃土。在我们要离开参观的企业时,企业老板又一次语重心长的对我们说:“企业需要你们,企业愿意为大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