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商报苏州专电今年9月,阿庆嫂的故乡沙家浜将下线国内首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芯片技术的低价电脑。炮制这一年产值50亿元的庞大产业的,居然是一位以小小绣花针发家,对芯片行业完全陌生的苏州女老板。昨日,“重庆媒体沿海行”采访团抵达苏州,一探“绣花女王”转型的幕后故事。
刺绣起家 资产15年增2000倍
“发展过程中我遇到过两次重大困难,要不是政府支持,我不可能在短短两年内成功转型。”今年57岁的江苏梦兰集团董事长钱月宝接受采访时说。
钱原是农民,为摆脱贫困,她和村里的7位姐妹从1983年起学习刺绣,被当地人称为“8根绣花针”。“如果只是接别人业务来做,一年只能赚几万元。”钱月宝称,经商量,她决定进行自主创新,做自己的刺绣产品。借来了2万元,建小型生产线专做床上用品。
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原料价格上涨,企业面临流动资金难题。苏州市政府在了解这一情况后,针对以钱月宝为代表的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专门成立农村发展银行,专为棉花、棉纱采购提供低息贷款。1991年开始,梦兰集团实现年利润100万元,去年年销售收入达53亿。
政府支持 绣花民企转做芯片
谈到为何杀入毫不了解的芯片行业,钱月宝说是受苏州政府提倡民企做大做强的启发。“光做刺绣和床上用品,梦兰的业务范围非常有限。民企要发展,一定要创新。”
2003年,钱月宝与中科院合作开办研究生班,偶然得知国内自主知识产权芯片——龙芯正在找寻合作伙伴。她决定出资与中科院联手“孵化”龙芯,并在第二年投资4000万元,建龙芯系列芯片产业化基地。当年,江苏省科技厅为其提供3000万元资金,支持她建芯片研发中心。
据介绍,目前以龙芯为核心技术的电脑样品已下线,预计9月可出产1万台,在小范围使用测试性能。今年底正式投产后,年产量将达50万台,而市场售价仅1000元/台左右。
民企技改 苏州去年投资5亿
“低价电脑主要以农村和学生为销售重点。”梦兰集团办公室负责人说,梦兰电脑的主机只有一本书那么大,重庆、四川、苏北等市场是其主战场。据悉,为支持民企发展,苏州去年共投入5亿元支持民企技术创新,而在2004年,投入额为3亿元左右。
取经苏州
苏州技改最高奖40万元
苏州市政府官员表示,为发展民营经济,该市每年投入2000万元,建民营企业发展基金,鼓励企业“走出去”和进行技改,“单个企业能得到的最高奖励为40万元。”
融资难同样是苏州民营的头号难题。为解决贷款来源,苏州财政、工商、经贸委共同出资5000万元成立国发公司,帮中小企业进行担保,向银行申请贷款,从2003年至今,贷款总额达60亿元。“解放思想,苏州工业园体现得非常明显。”苏州市工商联官员透露,每年苏州工业园都在央视打广告,进行招商引资形象宣传。目前,苏州开发区城镇、农村居民收入分别达2.8万元和1万元。
今年,苏州民营经济总量首次超过外资,成为国内第5个私营企业数量超过10万户的城市,私企注册资本已超过温州。当地现有107家世界500强、民营科技企业3000家。
苏州市政府官员建议,重庆发展民营经济要重点思考融资难问题,中小企业局可成立“专案组”,24小时接听民企老板电话,限时办结企业难题。
重庆菜取代“苏帮菜”成苏州主流
苏州市工商联负责人昨日透露,该市老字号“苏帮菜”目前已被重庆菜取代,失去了往日风采。“在苏州,吃本地菜的只有上海人,而我们都非常喜欢重庆火锅。”
【关闭窗口】 【打 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