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世纪初,中国电脑绣花机市场的井喷向缝制行业发出了一个强烈信号,“市场很大,利润很高。” 而作为回应,国内大大小小的缝制设备商就像发现新大陆一般,纷纷开辟了各自的绣花机生产线。对他们而言,找一个拥有如此大规模,而且供不应求的产品市场已越来越难。 进入2006年,电脑绣花机市场依旧呈现出喜人态势,更多品牌的新型号绣花机实现了批量生产,经典的绣花机机型依然畅销,走进卖场,我们发现可供挑选的机器越来越多。然而,像很多专家所担心的那样,价格战似乎也离我们越来越近。 对此,飞跃爱家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查治表示,“任何一个产品必将由起初的卖方市场发展成为买方市场,供不应求必将走向供过于求”。这在国内缝制设备商集体性躁动行为的表现下,将会越发明显、迅速。 价格战渐行渐近 查治表示,飞跃是国内缝制设备生产商当中,较早生产绣花机的,近来,通过与德国ZSK公司的个作,飞跃公司加大了进入绣花领域的力度。伴随飞跃的一系列动作,国内的一线缝制设备商都于近期开辟了他们的电脑绣花机生产线,如中捷与百福联合生产电脑刺绣机。目前,包括标准、飞跃、中捷、宝石、通宇等国内一线缝制设备生产商都有了自己的电脑绣花机生产线。 更多的是小工厂、小作坊的进入。由于绣花机领域的设备投资低及关键部件的通用性,造成目前进入这一领域的门槛很低。在我国很多地方,仍然有许多以家庭小作坊为单位的组装厂,他们的大量存在对我国电脑绣花机市场冲击非常大。 作为一家一直来以电脑绣花机为主打产品的产商,坐落于浙江诸暨的浙江盛名机电有限公司对目前绣花机领域的“混乱”很无奈,其销售部部长陈汉江认为,“目前的这种状况将造成现今很多进入绣花机领域的企业出现今天生产,明天就可以随时撤走的局面。” 让陈汉江担心的是,市场的无序将使行业内很多企业遭到损害。“现今,很多企业进入电脑绣花机领域完全就是一种短期行为,包括一些大型缝纫机生产商,在利润可观的情况下,他们纷纷进入,冲击市场,然而,经过恶性竞争,在已产生不了利润的情况下,他们就会退出,留下一个烂滩子给规范操作的企业。” “现在,无论是规模大的还是小的企业,都能从零部件商那边买到关键部件,只要带回家组装一下就行了,比如电脑绣花机的关键部件是电脑控制系统,生产厂家直接买大豪的就是了。在目前,国内市场有旺盛需求的情况下,大家一哄而上。”陈汉江表示道。 而随着当今绣花机零售商、电脑控制系统制造商的不断发展,也使得进入这个门槛变得更加容易。目前,一般在绣花机制造企业里工作过几年的技术人员如果想要自立门户,并不需要花费多大的气力便能相对容易地拥有自己的销售渠道。 对此,查治表示,现今有这么多企业开始生产电脑绣花机,表明这块领域对于厂商而言,很有吸引力,至少是大家都能赚到钱。“从今年的市场表现来看,就我所掌握的一些情况和数据表明,做电脑绣花机的厂家目前都有钱赚,这一两年来,在这块领域投资的企业基本上都获得了应有的回报。” 然而.对于市场今后的发展,查治认为,肯定会出现价格战,“任何一个市场的发展过程,都是由卖方市场发展到买方市场。而现在行业内有这么多企业相继添加了自己的绣花机生产线,市场饱和是迟早会发生的,那时候,企业间肯定会出现像其他类型缝纫机那样以低价为竞争手段的现象。” 来自有关部门的数据统计,2005年,我国电脑绣花机产量达到了8万多台,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43.31%,总产量在三年之内翻了两倍多。而与此同时,电脑绣花机生产企业的增长速度更为惊人,撇开一线、传统缝制设备生产线增开电脑绣花机生产线及大量家庭作坊不谈,在我国最大的电脑绣花机集群地——浙江省诸暨,有正规营业许可、专门生产电脑绣花机的企业就由几年前的30家发展到目前的120多家,目前,浙江省诸暨绣花机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50%左右。 对此,有专家表示,眼前,我国电脑绣花机市场的发展态势似乎成为了国内缝制行业发展的一种“习惯”,缺乏核心技术及合理、健康企业运营思路的国内生产商总是以价格为主要竞争手段,而随着更多竞争者的加入,降价成为了唯一选择。 总体来说,中国电脑绣花机产业发展到现在,只是形成了残酷的内部竞争、消耗的局面,并未对进口电脑绣花机市场造成真正的威胁,每年进口的电脑绣花机市场并没有萎缩,其所产生的利润远远大于国产机器8万多台的总利润。 行业亟需规范 在陈汉江看来,目前,价格上的“困扰”似乎已经来临,在销售产品的过程中,陈汉江经常会遭到经销商及客户的“指责”,因为,总会有更便宜的产品报价适时地出现在客户的身边,而有些同等规格的产品报价在陈汉江看来,已经没有利润可言了。 对此,陈汉江认为,这主要是因为行业缺乏监管,“我国电脑绣花机行业本来就是一种盲目、无序的发展,由于外部环境的特殊,比如可以买到电脑绣花机的任一零部件等,这种盲目、无序就表现得更加明显。” “因此,整个行业就需要一个得力的监管机构,对那些没有达到生产标准及产品质量不合格的企业进行惩罚,设置更高的门槛避免没有生产资格企业的进入。”陈汉江表示道。 眼下,对行业有效监管的呼唤越发强烈,这既是因为有太多低质产品进入了市场,对合格产品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对国内整个制造行业的口碑与声誉造成不良影响,又是因为我国目前生产的产品都集中于中低端电脑绣花机领域,这是一个低层次竞争的领域,很容易受到不合格产品及地下工厂的影响。因此,对行业有效监管和引导的要求正成为绣花领域的一个共识。 目前,作为我国绝大部分电脑绣花机生产商的战场,中低端电脑绣花机领域的产能已逐渐呈现出过剩的迹象。而过剩局面的出现在现今的行业环境下可能导致一个恶性循环的形成。 产能的过剩使得生产厂家的利润下降,而生产厂家利润的下降迫使他们压低零件价格和服务,零件生产厂家为了保证一定的利润就在生产零件时降低材料和加工标准,从而使机器质量更加低劣,使得用户在使用时出现绣品质量差,机器易损坏,厂家服务不到位的现象,从而降低了自身的竞争力,最终造成了“没活干发愁、有活干也发愁”的被动局面。 因此,我国绣花行业急需规范,业界普遍认为,现在是到了抬高门槛,禁止没有生产能力的作坊进入的时候了。而作为低端产品的代表,国内的众多电脑绣花机产商也迫切需要宏观层面的引导,以摆脱低利润、低附加值的发展模式。
(文章来源:服装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