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帐号: 登录密码:
  会员注册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全球绣花机网国际站
新闻资讯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企业信息 产品信息 展会信息
    热门关键字:绣花机、刺绣机、绣花机配件、金片绣、印度
 
服务条款
会员服务
  今日快讯  |  行业动态  |  环球信息  |  绣机专题  |  政策信息  |  企业动态  |  纺织行情  |  技术动态  |  统计数据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新闻资讯
产业转移“内循环”,工信部支持纺织服装产业向中西部转移
 
http://www.embm.cn 中国绣花机网            2020年9月28日   
 
       在新发展格局下,工信部支持纺织服装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支持纺织服装产业向中西部转移。

       据中国证券网报道,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9528号、第8321号建议的答复中称,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稳外贸稳外资工作的意见》等政策措施,加强行业管理和引导,推进纺织行业稳定健康发展。

       其中提到,在推进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统筹推进纺织行业国内外协调布局和发展,着力把握好国际产能合作与国内梯度转移的关系,处理好产能输出与稳定就业的关系,支持纺织服装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提高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支持纺织服装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引导规范企业有序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推动国际合作与国内产业升级良性互动,稳定优化纺织产业链和供应链。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等部门规范有序开展纺织国际产能合作,促进纺织行业高质量发展。

       事实上,本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制造业从东南沿海地区向中西部规模化转移,纺织服装企业就作为此轮产业转移的先锋和骨干力量,积极推进纺织服装产业向中西部转移。而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推进产业向中西部转移更多是为应对疫情冲击下的世界经济变局。

       今年4月,商务部外贸司司长李兴乾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曾表示,国际疫情严重冲击世界经济,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加工贸易受疫情的影响更为快速直接,面临出口订单减少、供应链受阻等需求端和供给端的“双向挤压”。

       中国人民大学特聘教授贾根良也分析表示,新冠肺炎疫情使人们认识到本国供应链完整的重要性,在疫情过后,世界各国更加关注内需和本国生产,保护主义更加严重,这也是中央提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直接原因。正是由于一些国家对来自中国的产品的保护主义和切断对我国企业的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供应,使我国不得不更加依靠内需和独立自主的力量研发核心技术,改变廉价和低端工业制成品出口过于庞大的不合理经济结构,通过国内各产业部门之间相互提供需求的国内大循环来应对“经济脱钩”和对中国围堵的大变局。

       贾根良表示,由于推行国际大循环经济发展战略,我国的国际经济一体化程度远高于国内经济一体化。但历史经验说明,对发展中大国来说,国内经济一体化比国际经济一体化更重要,开发中西部作为内部经济循环的三大引擎之一,是发展国内多样化分工并推动国内经济一体化在空间上纵深发展的根本途径。

       他以美国为例分析表示,由于推行国内大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美国不仅崛起为世界第一工农业强国,而且还引发了国内区域经济和工业布局的重大变化。从1850年到1890年的40年里,美国的制造业中心向西移动225英里,人口中心向西移动243英里;1840年,美国西部地区创造了全国总收入的17%,而到1920年这一数字上升到54%。就像美国历史上在抛弃出口导向型经济并在美国内战后狂飙突进的工业化过程所展现的那样,工业中心向中西部转移是历史的必然,我国只有抛弃国际大循环经济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才能得到真正的展开,我们才能加快我国的工业化进程。

       贾根良认为,就人口规模和地理空间来说,我国具有世界上任何国家或欧盟都无法企及的最大的内需市场,通过大力发展国内区际分工和区际贸易的国内大循环,这庞大的市场就为我国实现高端产业、各产业价值链的高端环节特别是资本货物工业在国际上的领先地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市场机会。

       记者注意到,为支持加工贸易发展,减少疫情冲击影响,今年4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的4项举措之一就是,优化加工贸易的产业结构、区域结构,侧重提升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能力,并强调下一步将从着力提升加工贸易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延长产业链;支持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承接梯度转移,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支持加工贸易企业开拓国内市场,促进内外贸协同发展等三个层面持续发力,推进加工贸易高质量发展。

       商务部也采取多措并举措施,包括发挥加博会平台作用、建立长效机制、在财政、土地、金融方面给予政策倾斜支持等,支持中西部地区等进一步承接加工贸易转移,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据中国纺织报报道,在今年3月,一批中西部地区的纺织项目有序推进,为纺织产业高质量发展积蓄新动能。其中,河南省西平县产业集聚区智尚工业园二期溢丰纺织项目首批设备运抵厂区,该项目占地200亩,总投资20亿元,计划年产值约为18亿元。四川龙凯高端纺织面料生产项目总投资30亿元,主要研发、生产服装、医用等功能性材料,规划一期建设织布生产线1002条,年生产高端面料7680万米,二期规划建设年产8230万米高端面料生产线,预计将实现年销售收入约35亿元,年税金不低于7000万元。

       报道称,业内专家表示,由于内需外需不景气,供大于求,面料行业价格战愈演愈烈,企业转移中西部可以使成本优势持续一段时间。而中西部地区纺织产业仍处在快速发展阶段,加上政策对于开发中西部的鼓励,吸引企业纷纷布局。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今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从高质量发展、“一带一路”、生态环境保护、深化改革、民生、政策支持等六大方面提出36项举措,被称为新时代西部大开发“36条”。

       据悉,这是时隔20年后,中央层面再次推出的西部大开发纲领性文件。在中国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的背景下,新西部大开发“36条”被认为是将西部大开发从1.0版本升级为2.0版本,将开启西部大开发下一个十年的黄金发展。
   【关闭窗口】   【打 印】
  快速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共有   0 条评论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 诚聘英才 | 服务条款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电话总机:0575-87730118 传真:0575-87737117 邮编:311800 E-mail:mbm@embm.cn
版权所有:刺绣机网 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浙B2-20110025-43
支持单位:浙江省电脑刺绣机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 诸暨市电脑刺绣机协会 

浙公网安备 33068102000068号


绣花机 刺绣机  Copyright (C) 2005-2023www.emb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