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亚共和国是东盟最大的经济体,也是东盟最大的农业国之一,同时其轻工业如纺织等的发展也十分迅速。大量的初级产品及加工产品如石油、天然气、纺织品和成衣、木材、藤制品、手工艺品等的出口为印尼带来了可观的外汇收入,主要出口市场为美国、日本、新加坡、韩国。
纺织服装行业一直是印度尼西亚的第一大加工产业,其产值、出口额和就业规模在全国各行业中居领先地位。在印尼,纺织服装企业约4.6万家,雇工总数170万人,年产值约130亿美元。印尼的纺织服装企业主要分布在万隆、西爪哇及雅加达附近,其中不少是日资和台资企业。21世纪以来,受上世纪末亚洲金融危机、巴厘岛爆炸等事件的影响,全国经济下滑,印尼纺织服装业也出现了明显的萎缩。外国资本减少,生产成本提高、竞争日趋激烈使得印尼纺织服装业遇到严峻挑战。
政府投资重振纺织业
印尼目前有750万纱锭,仅次于中国、印度、巴基斯坦居世界第四位。目前该国国内有60%的纺织设备使用期超过15年,更新旧设备至少要40亿美元。更新设备、进行技术改造是该国发展纺织业的当务之急。印尼新上任的工业部长对纺织服装工业非常关注,正在采取积极措施为纺织工业更换旧设备,40%的资金已经分配。
印尼的棉纺、织造和服装的生产能力规模较大。2005年印尼纤维产量达到104万吨,纱线产量232万吨,面料199万吨,服装58万吨。具有民族特色的蜡染布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喜爱。
印尼纺织业所用棉花98%都依赖于进口,其中40%为澳大利亚棉,30%为美棉,还有一些巴基斯坦棉,2004/2005年度棉花进口总量已超过46万吨。虽然与我国相比其原料价格具有相对优势(我国棉价高于国际棉价),但仍高于印度、巴基斯坦等棉花产量丰富的国家。棉花资源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印尼化学纤维加工业的发展,其产能已达180万吨/年,印尼已成为全球十大合成纤维生产国之一。
近年来,印尼劳动力密集的纺织业最低工资已经提高了125%,目前最低工资为每月75美元,而越南和孟加拉国的最低工资只有45美元,缅甸和柬埔寨为25-35美元。劳动成本增加,是国外投资者减少对印尼投入的原因之一。
印尼对于纺织服装行业生产所需要的水、电、汽的供应基本有保证,但自2002年印尼政府允许国营的印尼国家电力公司(PLN)每季平均上调电价6%以来,电价持续攀升,2005年10月1日再次提高,目前每度已超过七美分。为了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印尼政府正在准备实施新的工业用电机制,以缓解企业的成本压力。
印尼银行贷款利率高达18%至20%,而亚太地区竞争对手的贷款利率只有4%至8%左右,从而造成生产成本高涨。21世纪以来,印尼受全国经济环境和自然因素(海啸、地震等)的影响,已有超过5%的纺织企业宣告破产。加上印尼货币升值的影响,截至2005年底,印尼纺织企业的利润率比上年下降了15%左右。
劳动力、能源等成本的增长,全国经济的衰退,造成了印尼纺织工业环境的恶化。为了复兴纺织工业,印尼政府已于今年初对纺织工业注入了新的资金,印尼纺织工业部的目标是2006年增长4.6%。
在国内市场方面,目前印尼人均纤维消费达到6千克左右,国内市场纤维消费超过120万吨。具有传统民族特色的蜡染服装——Batik被定为印尼的国服,深受印尼各阶层人民的喜爱,在国内服装市场占有相当的比重。
在国际方面,印尼是亚洲东南亚少数几个具有纺织出口优势的国家之一,其纺织服装主要向美、欧、日等国出口,占出口总量的45%,其中美国是印尼纺织服装的重要出口国,印尼在美国服装进口市场上排名第六。同时也出口到中东、拉丁美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
2005年印尼纺织品和服装的出口为75亿美元,预计2006年将达到83.5亿美元,根据东盟的亚太经济合作协定以及对未来美国市场和欧盟国家市场的需求有望增长的预期,印尼纺织品的出口在东盟自由贸易区内将继续增长,到2010年有望达到140亿美元,其中服装80亿美元,纺纱30亿美元,机织针织面料和成品服装30亿美元。
中国和印尼棉纺业互补性强
由于历史的原因,在印尼2亿国民中,30%的华侨掌握了全国70%的经济命运。这种千丝万缕的联系,使得中印两国贸易往来频繁。目前中国仍保持在印尼第五大出口贸易伙伴和第三大进口贸易伙伴的地位。
中国和印尼双边经贸互补性强。作为世界第四大人口国,印尼市场容量较大,自然资源丰富,许多原材料都是中国所需要的。1990年两国复交后,双边贸易额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
近年来,中国出口印尼的棉纺织品快速、稳步增长。2005年两国棉纺织品(棉纱线、棉织物)贸易总额达3.41亿美元,贸易顺差1.35亿美元,同比增长125%。
2005年我国向印尼出口棉纺织品(棉纱线、棉织物)2.38亿美元,出口产品以棉织物为主。在出口的2178吨棉纱中,60%为普梳棉纱;在出口的1.5亿米棉织物中,80%为纯棉布,其中又以印染布居多。
2005年我国从印尼进口棉纺织品(棉纱线、棉织物)1.03亿美元,进口产品以棉纱线为主。在进口的27734吨棉纱线中,93%为精梳棉纱;在进口的0.17亿米棉织物中,74%为纯棉布,其中又以纯棉坯布居多。
此外我国还从印尼进口大量的棉制床上用品,2005年进口金额为50万美元,仅次于巴基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