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中国缝机行业飞速发展的历史机遇,零部件产业也在飞速发展,我国缝制机械的产量占全世界的70%,零部件产业无疑是奠定我们大国地位的坚实基础。 目前,国产零部件已经形成了门类众多、品种丰富、既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又有一定出口生产能力相对完整的零部件生产配套体系,涌现出浙江宁波、浙江东阳、江苏菀坪、河北青县等一批著名的零部件产业集群地。随着我国零部件基础工业水平的不断提升和配套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著名的缝制机械零部件企业也纷纷在中国大陆寻求合资合作投资办厂,国内企业也频频出手收购国外著名企业,这些都折射出国产零部件的质量水平、品种数量都有了质的飞跃。 2006年是行业“十一五”规划贯彻实施的开局年,充分了解零部件行业发展状况,对零部件产业在“十一五”期间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据中国缝制机械协会和国家统计局统计,我国缝机业零部件产业200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近100亿元,比上年增长14%;出口创汇1.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4%。共有零部件企业12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46家,占全国缝机业零部件企业总数的21%;246家规模以上企业完成产值51亿元,占全行业总产值的54%。这些企业是零部件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主要分布在浙江、江苏、上海、广东和北方五个地区。

浙江地区:占据半壁江山 主要企业:鹤林、五菱、德鹰、双海、鄞工、德艺、中迪、求精、同兴、程望、金勾、衢州富强等。 主要产品:轴类、特种类零部件及旋梭、针板、梭壳、精密铸件等。 浙江是全国最大的缝制机械产区,也是行业重要的零部件生产地区,零部件企业在这里最为集中。据统计,2005年浙江地区零部件企业工业生产总值为44.8亿元,占全行业零部件产业总产值的48%。该地区规模以上零部件生产企业达130家,占全国的53%。新评选出的33家零部件骨干企业中,浙江就占了16家。无论是产值,还是规模企业、骨干企业数量,浙江零部件产业都占据了全行业的半壁江山。浙江省零部件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宁波、台州、东阳、温州、丽水、诸暨等地,拥有宁波、台州、东阳三大产业集群。 宁波地区零部件行业起步较早,抓住我国缝制机械工业快速发展和国际缝制机械产业不断向中国内地转移的良好机遇,在与国内外大中型整机企业配套合作过程中,宁波各骨干零部件企业的零部件制造水平得到大幅提高,并带动了一大批小型企业不断快速发展,形成了较为集中的零部件产业集群,成为缝机行业零部件种类较为齐全、产品质量档次水平较高的特色产区。

宁波产业集中度和集群优势较高,在旋梭、轴类、挑线杆类及特种零部件等方面具有制造和品牌优势,成为国内外整机企业的零部件采购重地。宁波大中小型零部件生产企业超过200家,分布于北仑、镇海、鄞州、海曙、慈溪、宁海等地。2005年,宁波地区零部件企业工业生产总值达15亿元,占浙江地区的33%。其中年产值3000万元以上的大型企业有鹤林、德鹰、五菱、双海、鄞工等10家,年产值在1500~3000万之间的中型骨干企业约40家,年产值在800~1500万之间的中小型企业约有50家。行业33家零部件骨干企业中,宁波就占11家。主要企业有鹤林(宁波)缝制机械有限公司、宁波市北仑区霞浦工业缝制机械零部件厂、宁波五菱工贸实业有限公司、鄞县德艺缝制机械有限公司、宁波海曙中迪机械有限公司、宁波德鹰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宁波双海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和宁波鄞工缝制机械有限公司等。 台州缝机业起步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目前已成为台州五大主导行业之一,台州的飞跃、中捷、宝石、杰克、通宇等整机生产企业带动了该地区零部件产业的蓬勃发展,零部件产业已具备一定的规模。统计显示,2005年,缝机零部件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8亿元,占浙江地区比重的18%。台州共有零部件企业300余家,是浙江企业最多的缝机零部件生产基地,其中以中小企业居多,绝大部分企业集中在椒江区。零部件制造滞后于整机发展,零部件生产企业规模偏小,品种和档次都难以与整机企业上规模、上档次的发展相匹配,难以适应中高档整机产品的配套需求,仿制现象导致的产品同质化阻碍了整个产业的发展。目前,台州提出注重零部件生产体系的发展,实行差异化发展战略的规划思路。主要零部件企业有浙江求精缝制机械有限公司、浙江程望缝制机械有限公司、台州椒江振盛缝纫机零件厂、临海同兴锻件有限公司等。 20世纪70年代,东阳的缝制机械零部件企业从“跑刀片”起家,形成了以虎鹿镇为中心的产业集群地,主要产品包括针板、梭壳、刀片等。2005年,东阳地区零部件企业总产值为3.1亿元,占地区比重的7%。背靠国内规模最大的缝制机械零部件集散中心和配送中心——浙江缝配城,是该地区零部件产业的明显优势。东阳地区主要零部件企业有浙江金勾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浙江东阳金鑫缝制机械配件厂、浙江省东阳市华洋缝纫配件制造有限公司、中国标准缝制机械公司东阳市零部件厂、东阳市慧捷衣车零部件厂、东阳市朋友衣车零部件厂、浙江省东阳市金盾缝制机械零部件厂、东阳市精鑫精工衣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东阳市虎鹿龙腾缝纫刀剪厂等。其中以金勾为首的针板生产企业和以华洋为首的梭壳生产企业占据着国内同类产品产量的头把交椅。 另外,丽水是我国缝制机械行业电机制造的主要地区之一,形成了以丽水方正电机制造有限公司、丽水速诚电机制造有限公司、丽水华星电机有限公司为代表的缝纫机电机生产基地。诸暨地区是我国电脑绣花机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周边地区已形成较为完备的零部件生产配套供应体系,部分绣花机企业自己生产加工关键零部件。主要有浙江飞鹰缝制设备有限公司、浙江盛名机电制造有限公司等企业。丽水市缙云县是我国最大的普通家用缝纫机的生产基地,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90%以上。在这个产业的带动下,当地的民营经济也获得快速发展,新的企业不断出现,零配件产业逐渐形成体系,有百余家零部件生产企业,但多数企业规模很小。 江苏地区:平稳发展集约性强 主要企业:江苏万工、吴江金明、江苏飞虎、标准常熟福山、标准张家港、扬州长江、江苏飞翔等。 主要产品:特种零件、机针、台板机架、旋梭等。 江苏省轻工协会缝制设备行业分会副秘书长李树生对笔者介绍,江苏的零部件企业起步较早,但由于种种原因没能快速跟上工业缝纫机快速发展的步伐。近年来,在以生产中厚料工业缝纫机为主的标准缝纫机集团菀坪机械有限公司的拉动下,标准菀坪万工机械有限公司、苏州菀坪缝制机械有限公司等整机企业发展步伐加快,江苏零部件产业得到迅速发展,配套能力增强,企业数目增加,产品种类的覆盖面扩大,产品的质量和知名度都有所提升,出现了以菀坪为代表的产业集聚地,成为我国缝制机械的重要产区之一。但与其近邻浙江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2005年,江苏地区零部件企业总产值为14.6亿元,占全行业总产值的15%。
【关闭窗口】 【打 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