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改革开放已走过20多年的历程,在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形成了更加开放的市场经济环境。我国服装业包括服装设备制造业都在积极寻求企业体制和运营机制的创新模式,因为体制与机制的创新将会从根本上推动行业走上新型工业化的发展之路。
某位企业家说过:经营需要创新,创新始于理念,理念产生智慧,智慧助你成功。随着市场经济深入发展,我国服装业的各方面经营管理人才也在同步成长,他们的成功实践、创新理念与经验为行业发展积累了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面对业内正在掀起的学习先进的经营管理知识热潮,笔者认为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确立现代服装业的经营理念。
1价格的主导因素不是经营者而是消费者
在计划经济时代,产品定价很简单,常用这样一个公式:价格=成本+税金+利润。
根据这个公式,产品定价完全取决于企业的经营收支情况,在各项税率和利润率由国家制定的年代,成本高低就成为产品定价的唯一依据。
可是市场经济的经济学理论认为,产品价格应该由消费者对产品的认可程度来决定,一件衣服或一台缝纫机能卖多少钱,首先应该问问消费者或使用单位愿出多少钱,如果顾客都说这种产品不好,再便宜也不买,那么这种产品的价值就是零。根据这一理念,应该把前面提出的价格公式作一下修改,应是:利润=(消费者认可的)价格-成本-税金。
这里所讲的消费者认可的价格,很明显应该与产品的设计新颖程度、材质优劣、产品功能、质量精度、使用方便及符合环保要求等种种因素有关,如果是服装产品还应与生产批量大小或上市时机是否应季、品牌知名度高低等种种影响消费者情绪的感觉因素构成,只能是随行就市,也应该允许消费者讨价还价。这一理念告诉人们:任何一种产品不可能有一个真正意义的不变价格或统一定价。同时也明白地告诫我们的企业经营者,你想获取较好的经济效益,就应该从提高顾客对产品的满意度入手,除此别无他法。
以上两种产品定价理念可以说是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两种体制、两种思维模式的根本区别所在,总结出来有三大不同点:其一,前者把产品定价看作是生产经营者可独家决定的事物;而后者认为价格应由消费者对产品的各方面功能指标的认可程度来决定,起主导作用的应该是顾客而非厂家。其二,对前者来说,经营者为了提高自己的受益(利润)只能在降低生产成本上找出路,别无其他途径可寻;而后者认为只要提高了产品设计、品质、功能、创名优品牌、提高经营服务水平,不断使产品多方位地去满足消费者需求,那么就有可能实现超值利润。这样的理念必将导致经营者更加自觉地去关心消费者需求,不断地改进产品品质、改善其经营与服务水平,也必将激励企业去提高产品创新、科技创新、经营管理创新,也会更加努力去提高企业的素质和综合竞争能力。其三,前者掩盖了商品附加值可再创造的特性,经营者习惯于安分守己按国家制定的固有的利润率指标稳稳当当去获得相应的、有限的利润;而后者非常确信附加值的作用(或反作用),努力探究经营之道,争取更大的利润空间,相反稍有怠慢、放松管理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各种风险。在这种利益与风险并存的体制下,企业经营者需要更加关心消费需求,更加关心员工,提高经销商的积极性,会使人际关系更加和谐,推动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不断进步。
不难看出新的定价理念把消费者自然地推到上帝的位置,也使经营者的积极性得以充分发挥。
2创造附加值——生产高附加值产品
附加值是经济学中的一个特定词汇,是指通过生产经营活动而创造的新增价值,即:附加值=利润+税金+职工工资福利+经营活动费用+固定资产折旧费用或附加值。
附加值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当企业亏损经营时,其亏损额超过上式右边各项金额之总和时附加值是负值,也可称其为附加值的反作用。
在计划经济年代,服装或服装机械产品一般是不会发生负附加值的,因为产品定价方法的本身就是由成本、税金、利润之总和而确定的,如果利税不变的话,成本愈高定价也就会愈高,即使产品因质量的问题难以按正常价格销售出去的话,只要稍作降价处理也就能销出去了。由于当时生产力低下,大多数产品都处于供不应求状态,不等降价到低于成本价就会有人感觉“值”而产生购买欲望,即使是库存积压多年的产品也容易通过适当降价而顺利脱手。但现在情况就大不一样,尤其是像服装服饰类产品,质量不好或款式过时,只要消费者不喜欢它,再便宜也无人问津,尤其是如今的服装、服装机械市场商品琳琅满目,自有更多合自己意的产品可供选择,你喊出“跳楼价”仍卖不掉的情况司空见惯,也就是说容易发生负附加值。当然与此情况相反,那些品质优良、做工精细、款式时尚的品牌产品可以卖出高于成本几倍、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价钱也并不罕见,这正是附加值所起的作用。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繁荣,反映到服装、服装机械经营中附加值的正、反两种作用也必将日益强化,创造附加值、生产高附加值产品已成为企业经营中一种普通的理念。
提高服装和服装机械产品附加值的主要途径应该是:
牢牢把握市场消费信息,始终生产和经营市场适销的产品
所有商品只有发生消费才会产生附加值,因此适销对路是创造附加值的第一要素;其次,还要强调反应速度对顾客需求做出的反应愈快愈好,这叫“与时尚赛跑”。销售商当然最快感悟到什么产品热卖,制造商要尽快决策生产线应上什么品种,否则被别人抢在前面,模仿产品大量出货并实行低价倾销,你就会吃哑巴亏,这就要求在产销环节上始终保持比竞争对手有更大的“速度优势”。
【关闭窗口】 【打 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