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下的居民半夜把音响的音量开得很大,吵得我们都快精神分裂了!”近来,本报屡次接到市民有关噪音的投诉。尽管市有关部门接到投诉后及时对噪音的制造者照章进行了处罚,但在记者的采访中,噪音给部分市民的生活带来的影响仍然存在,并呈不断增多趋势。城市噪音为何日渐增多?如何得以有效治理?记者近日乘着夜色在市区进行了暗访——
夜间营业音响吵得欢
22日凌晨1点多,记者驾车按投诉电话所指的位置前去查看,果然在民生路北端的“大排档”区传出了接连不断的“高音喇叭声”,附近的“音像店”也响着震耳的“快节奏”音乐。据悉,这些大排档一般都要营业到凌晨三四点钟,可想而知,住在附近的居民肯定是“整夜难眠”。
记者沿市区九二路、群英路、振兴路、八七路随便转了一圈,一路上也不时有响亮的刺耳之声传来。
不能忽视的是,不少背街小巷的“简易卡拉OK”如雨后春笋般兴起。这些卡拉OK室就在临街店面,敞开的大门正对着居民区,刺耳的喊声无遮无拦地传进人耳。记者见到,时至凌晨2点,一群群下夜班的男男女女还在“1元1首”的卡拉OK室中兴致正高。
有关部门接到投诉后,对已激起公愤的酒楼和简易卡拉OK室进行了处理,要求“隔音”和“限时”营业。经跟踪调查,被处理的场所有的进行了较为有效的整改,而有的仍然“涛声依旧”。也正因此,市民对这类噪音污染的投诉仍然居高不下。
生产性噪音时有扰民
噪音投诉在蔬菜批发市场附近更多,这里凌晨1点之后进出运菜的“改装三轮货车”,发出的刺耳声响让附近居民几乎整夜无法入睡。
虽然目前石狮从事夜间生产的企业仍有不少,但大都为无声无息的服装企业,随着政府部门的不懈调整和整治,一些会发出刺耳噪音的生产企业和工种已逐渐迁出市区,为市民创造了较好的生活环境,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市民提高生活质量的需求。
据记者了解,仍有一些与居民密集区相邻的工厂,随着生产的发展增添了一些新设备新机器,使用后忽视了隔音处理,对周围的居民构成了影响。上月市环保局接到投诉,一服装厂传出隆隆机器声扰得人整夜不能眠。经现场检查,原来是该厂几台新购的绣花机在“作怪”。经隔音和限时后,噪音污染随即烟消云散。
治理噪音需动真格
有关部门认为:市民对噪音的投诉增多,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市民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是城市和社会不断进步的体现。
据了解,目前对于噪音的管理责权分属多个部门。市环保局负责生产性噪音的监管;营业场所和招揽顾客发出的音响噪音,则由公安部门按《治安管理条例》进行管理和处罚;而大街小巷一些流动商贩制造的噪音,则应由社区进行管理。
(文章来源:石狮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