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看来,绍兴县不仅是一座钟灵毓秀的古镇,同时也是一个远近闻名的现代化的商都。尤其是绍兴县纺织产业集群的发展,为打造其“国际纺织之都”、 “现代商贸之城”的形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产业集群铸就比较优势 绍兴县是闻名全国的纺织大县,素有“丝绸之府”、“日出万丈绸”的美誉,改革开放以来,纺织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特别是率先形成的产业集群组织形式与生产格局后,更是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纺织业的繁荣与发展,2001年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命名为全国纺织产业基地县。2005年全县纺织业实现工业总产值827亿元,销售收入810亿元,利润23.8亿元,自营出口31亿美元,创财政收入占全县的50%。 绍兴县在利用纺织产业集群使县域纺织经济总量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开展以技术创新、新产品开发、节能降耗、清洁生产等为重点的技术改造,增强了绍兴县纺织业的竞争能力,在全国同行业中逐渐形成了几大比较优势。这些比较优势奠定了绍兴纺织业在全国纺织行业的地位,成为绍兴县区域纺织经济竞争力的核心,同时也是绍兴县纺织业进一步发展的动力源泉。 优势一、生产规模大。全县有各类纺织企业5361家,其中,化纤企业为27家,年产各类化纤原料127万吨,占全国的近七分之一左右;织造企业5351家,拥有各类织机38500台,其中无梭织机35000台;年生产各类面料42.16亿米,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左右;印染企业266家,年产量达到115亿米,占全国规模以上印染布总产量的30%;服装企业700家,生产服装2.04亿件。 优势二、产业链完整。绍兴纺织业发展至今,已形成了涵概上游的PTA、聚酯、化纤和中游的织造、染整及下游的服装制造在内的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同时向纺织机械、绣花等产业延伸,并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产销体系,表现出来明显的竞争优势。 优势三、市场销量大。拥有亚洲知名的纺织品专业市场——中国轻纺城,目前拥有营业用房 3万多间,经营面料品种近3万余种,日均成交额超过8000万元。绍兴县约有80%的纺织产品通过这里流向国内外,2005成交额达到276亿元。随着绍兴县纺织业的迅速发展,中国轻纺城钱清原料市场应运而生,成为全国化纤原料的价格晴雨表,2005年市场的成交额也达到173亿元,成为全国化纤原料交易中心。 优势四、设备先进。在全国率先完成了织机的“无梭化革命”,绍兴县至今拥有无梭织机3.5万台,形成了无梭织机占全国1/6的绝对优势,无梭化率高达90%,其中进口更是占到80%以上,设备的先进性国内外首屈一指;与之相配套的化纤、印染、服装也引进了1.81万台(套)的先进设备,形成了以织造为核心的一条龙专业化生产格局。 优势五、人才资源优势。绍兴县纺织业已涌现了一批善于经营、精于管理、技术高强的纺织人才队伍,对现代化设备运用自如,先进的管理模式也得到了借鉴与应用。到2005年底止,全县已拥有各类纺织专业技术人员4.2万人,其中,中、高级技术人员已达12274人。 优势六、产品开发及快速反应。绍兴县纺织业从应用CAD技术入手,广泛采用信息化技术,大大缩短了产品开发时间。积极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原料开发新产品。从原来的低档次的涤纶布到现在的仿毛、仿丝、仿麻等仿天然织物的逼真度和服用性能大大改观,极大地提高了绍兴县纺织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中的竞争力。 做强做精纺织产业集群 从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的发展过程看,产业集群是市场竞争和企业选择的结果,同时与政府的正确引导不无关联。 按照“绍兴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要求,绍兴县纺织产业集群将加快实施结构升级、自主创新,为了提质隆市,做精做强,倾力打造国际纺织之都,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确立了新的发展战略。 一、加快实施结构升级战略。依托科技进步,促进纺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做精做强纺织业,引导企业积极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纺织产业,加强品牌建设,全面打造纺织品研发、制造、营销中心。发挥行业协会组织、协调功能,组织企业联合参与国际竞争,加强纺织上下游产业链企业间的合作,努力形成大中小企业紧密配合、分工协作的网络体系。到2010年,力争有2~4家企业销售收入超100亿元,5~6家企业销售收入超50亿元,拥有一批国家级品牌,2~3家在主要出口市场有较高知名度的品牌。 二、加快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坚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进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加快企业自主创新步伐,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鼓励争创知名品牌,着力构建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产学研相结合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争取到2010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上升5%。建成立足绍兴、面向浙江省、全国一流的纺织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三、加快实施开放开发战略。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全面创新机制,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着力改善选商引资环境,积极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主动承接中高端产业转移、嫁接,扩大对外经济贸易合作,有效提升绍兴县经济国际化水平和在国际产业链中的地位。推进外贸由数量型向量质并举型发展。坚定不移发展对外贸易,切实强化外贸转型,大力推进科技兴贸、质量优贸。 四、加快实施市场带动战略。进一步打响中国轻纺城品牌,加快市场改造升级,带动纺织业向更高层次产业集群发展,带动城市建设向更具个性的现代商贸新城发展,带动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新一轮市场改造升级,到2010年,完成主体市场的新一轮改造升级,建成更趋完善的市场网络。实现市场与产业、市场与城市的良性互动。 绍兴县委、县政府表示,要提高区域纺织经济的竞争力,促进绍兴纺织产业升级,必须从产业集群抓起。“十一五”期间,还将坚持科学发展观,求真务实,奋发有为,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倾力打造国际纺织之都、现代商贸之城。
(《纺织服装周刊》)
|